长城网讯(记者 祖迪 通讯员 李佳新 刘梦雨)海产品加工剩余废料变“修复剂”,受损土壤获新生,废物利用成为宝。日前,由北京化工大学与秦皇岛晶科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合作研制的土壤修复剂已经在昌黎县实现应用。该产品可使每千克土壤有机质提升117%,氮、磷、钾元素提升50%,有效改善土壤板结、硬化、营养不均等状况,增强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促进作物生长,得到农户称赞。
晶科环保公司员工检查农作物生长情况。
作为一家初创型科技中小企业,晶科环保公司在成立的短短几年时间就能实现创新成果应用,得益于北京化工大学秦皇岛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的“牵线搭桥”。作为北京化工大学和秦皇岛市政府联合成立的综合性研究机构,研究院通过搭建一个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于区域经济的技术创新平台,充分挖掘高校的教育、人才优势,为企业发展赋能。同时,研究院于2016年成立化育天工众创空间,以生物、化学、材料、机械、环保和能源等为特色方向,将高端设备、先进技术、专业导师团队和产业化项目向高校、创业团队等开放,孵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
晶科环保公司是众创空间里的一家企业。自2016年入驻以来,公司通过研究院平台,在与高校资源对接、技术交流等方面得到帮扶,实现从单纯做垃圾处理设备贸易到拥有粪便无害化处理、土壤治理等多项科技成果,从单一市场经营到多元化产品的发展。“在研究院的帮助下,企业实现了与高校间的紧密合作,有效解决了技术研发周期长、成本高的难题,让企业能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秦皇岛晶科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芳说。
研究院技术人员在实验室开展研发工作。
目前,众创空间内活跃着秦皇岛晶科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秦皇岛水木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海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及北化化能团队、獾油综合利用团队、太阳能热反应器热缓冲装置的研究团队等10多家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一项项创新成果正从实验室走向生活。
为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研究院还组建多个“项目经理人”队伍,专门负责帮助企业与高校进行技术成果对接。
华北制药秦皇岛公司员工进行新产品生产。
驻厂工作、参与研发、沟通交流……在华北制药秦皇岛有限公司,研究院“项目经理人”吴琳和安志敏已经工作有近一年时间。进厂区、下车间、搞研发,这些已经成了她们的日常工作。同时,她们还帮助企业与高校进行产品配方、原料提取等方面技术交流,促进企业转型发展。
研究院“项目经理人”在企业开展技术研发。
前不久,在“项目经理人”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公司成功研发岀一款具有紧致舒缓皮肤功效的化妆类产品,已与多家客户达成合作意向。2020年,公司在生产药品和营养保健食品外,新推出面膜、眼贴、柔肤水等化妆类产品达20余种,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依托‘项目经理人’,校企合作更加顺畅,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得到有力支撑,少走了许多弯路,开拓新市场的底气更足了。”华北制药秦皇岛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坤说。
因地制宜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让高校的智力优势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已成为研究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通过研究院平台,实现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融合发展,以企业、市场、社会等实际需求,实现关键资源有效配置,让更多的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北京化工大学秦皇岛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院长王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