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不太忙,正好可以聊聊。”2月17日上午,记者拨通了杨旭电话。44岁的他是一名轮椅使用者,也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的志愿者。
杨旭是一名英语老师,去年年初,他在网上了解到,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全球招募工作正在进行中,立刻报了名。经过多轮笔试、面试,最终杨旭成功入选。“能入选太高兴了!”杨旭说。
春节前,包括杨旭在内的109位来自我市的赛事服务团队成员赶到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开启志愿服务之旅。这之前,杨旭特地把自己的轮椅涂染成蓝色。他自豪地说:“志愿者的制服是蓝色的,我的轮椅当然也要配套!”
作为古杨树场馆群唯一一位乘坐轮椅的志愿者,杨旭和他的蓝色轮椅总是准时值守在自己的点位上,负责场馆内工作人员、志愿者和观众的准入权限核验,常常一岗要在凛冽的寒风中坚守半个多小时。和其他志愿者一样,杨旭一丝不苟地检查每一个通行人员的证件和辅助通行物,即便是熟识的人也绝不马虎。他认真又亲切,遇到观众询问时,杨旭总是耐心回答每个问题,为大家提供暖心服务,爽朗、阳光、亲切的微笑让人如沐春风。
杨旭发挥自己特长,专门总结制作了赛事服务的常用英文用语,毫无保留地与团队志愿者们分享。他还请妻子做外援,用喇叭录制了播音员一般标准的中英文双语提示,提醒大家提前准备相应证件。一次,一位外国记者想抄近道,差点儿误入管控区域。安保执勤人员正发愁如何沟通处理时,杨旭几句流利的英文成功将其劝回,安保执勤人员竖起了大拇指:“多亏您这棒棒的英文!”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杨旭还利用休息时间,主动担当了场馆无障碍体验员的角色。他和蓝色轮椅一起,穿行在场馆的各条道路、各处坡道,体验不同点位的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和无障碍坐席,为场馆完善无障碍环境和服务提供意见建议。他还将参与无障碍车辆运力测试,为准确制定赛时交通运行计划提供基础数据。
“北京是世界唯一的双奥之城,能成为见证者和志愿者,我觉得非常幸运。”杨旭说,为了让他在志愿服务期间生活得更加安全便利,驻地保障团队为他准备了洗澡浴凳,调整就餐地点,新建轮椅坡道。场馆团队为他配备保温袋,对接车辆接送事宜,让他亲身体会到对残疾人的关心关爱和社会文明进步。为此,他写了数封感谢信,希望助残意识播散得更加广泛和深入,为他的残疾小伙伴们更加便利地融入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这也是他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初衷所在。(记者 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