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网秦皇岛频道欢迎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县区新闻:
| 开发区 | | | | | 卢龙 | |
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 凯发旗舰厅-凯发真人首先娱乐 >> 专题新闻 >> 专题报道

秦皇岛:创建文明村镇 打造幸福生活-凯发旗舰厅

来源: 作者:于娜 2017-05-11 15:33:31
【字号: | | 】 【背景色

  秦皇岛海港区积极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坚持民生为本,大力建设美丽乡村,持续打造特色小镇和特色村,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如今,一个个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农村不断跃入视野。

  东港镇西向河寨村村民在农家书屋阅读

  东港镇卸粮口村

  东港镇——文明之风扑面来

  “谁说农村就得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我们村的村容村貌就是干净整洁。”为创建全国文明村镇,今年海港区东港镇西向河寨村从环境整治入手,在辖区推行网格化管理及市场化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打造宜人宜居的生活环境。

  正在村口打扫卫生的村委会委员王利君告诉记者:“为了想办法改变村里环境卫生,7个村干部分包全村5个卫生责任区,每个责任区下设保洁员1人,垃圾清运员2人,卫生监督员1人。如今,村里的环境卫生好了,随手乱扔垃圾的人少了,自觉维护环境的人多了。”

  东港镇以“文明乡风·美丽乡村”建设为统领,以创建“靓美净序”新农村为目标,借助文明城市创建的强劲之风,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扎实推进镇、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打造美丽村、整洁村、安居村。

  走进卸粮口村,卸粮口村村志、二十四孝图、祖国大美河山……一幅幅维妙维肖的图画在新民居“文化墙”上绽放。村民中心内,村民们三五成群,下棋、打台球、读书、看报;文化广场上,扭秧歌、广场舞热闹非凡……这是东港镇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海港区“墙体文化”的缩影之一。

  郭庆艳是卸粮口村的文艺爱好者,2011年她组建了卸粮口村老年人舞蹈队,目前已拥有队员40余人。每天,队员们聚集到村活动广场跳舞健身,极大丰富了村民们的晚年生活。

  “近年来我们村发生了很大变化,村里注重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综合性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大家茶余饭后有了休闲好去处。我们吃完晚饭就到广场跳广场舞、扭地秧歌,生活很充实、很开心。”郭庆艳心满意足地说。

  东港镇取材乡村特色,紧跟时代需求,提炼出具有东港特色的文化精华,创造出适合农民口味的“文化墙”。孙家庄村结合农民需求,绘制了“吉林雪松”“漓江山水”“出水芙蓉”等图画,展现了新时期广大农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高尚情操。西向河寨村的学生们用他们的小手绘制了一幅幅团结邻里、百善孝先、关爱他人等稚嫩画卷。卸粮口村绘制了村志、仁义礼智孝图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画……“墙体文化”的打造,使文明新风荡漾全镇,全镇涌现出好婆媳、好夫妻、好家庭、好邻居等“文明东港人”380人次。

  东港镇还把群众文化活动作为“和谐东港”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改建、扩建了村级文化活动场所,为农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大舞台。目前,全镇有秧歌队、广场舞队伍、家庭唢呐班等文艺队伍12支,“农之韵”等农民秧歌队参与海港区及周边地区的演出活动近百场。东港镇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了“村村有队伍,日日有活动,月月有演出”的繁荣景象。
今年以来,东港镇举全镇之力,聚焦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全面提升创城成效,镇村干部群众参与创城的热情空前高涨。

 

彩色周末石山村专场

石山村的周末讲堂活动

  石山村——民风淳朴村和谐

  一条条玉带般的水泥路蜿蜒于村落庭院,一棵棵茁壮成长的绿树排列在道路两旁,村民们洋溢着张张幸福的笑脸。走进北部工业区石山村,一幅如诗如画、幸福和谐的新农村画卷展现在眼前。

  石山村紧邻京沈高速秦皇岛东出口,全村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733亩、农户337户、845人;农业产业结构以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为主,二、三产业以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为主。

  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却有着“全国文明村镇”“省级文明村”“市级宣传文化示范村”“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等一系列殊荣。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村“两委”班子三十年如一日努力耕耘的结果。石山村努力推进民生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环境改造,注重文化发展,朝着发展近郊文化生态型新农村的目标不断迈进。

  村党支部书记刘玺祥告诉记者:“为调动村干部参与的积极性,石山村把精神文明软硬件建设有机地融入到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中,每半年进行工作检查,年终按责任内容进行考核打分。”

  近年来,石山村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万元修建了占地6000平方米的“健身怡园”,投资4万多元新添各种健身器材13件,投资70余万元新建了600多平方米的村民中心和百姓大舞台,全力打造宜居新农村。一批特色鲜明、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文化设施相继建成,购置了电教设备、各类图书、光盘,强化了活动室、图书室、学习室建设。

  在文明村庄创建过程中,石山村先后投资120万元,累积硬化村庄道路1.4万多平方米,栽种香花槐、核桃和樱桃等苗木近2万株,建花坛6个,修缮街口过路桥18个。同时,因地制宜增设垃圾点,完善垃圾清运制度和清扫员岗位责任。村“两委”始终把“水足灯亮喇叭响,户美街净路路通”作为民生服务的目标并加以落实,定期督导保洁专职队伍发挥长效作用、季节性用工发挥临时突击作用、党员义工发挥引领作用、广大村民与民企主共建共享的合力作用。

  石山村还根据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先后创作村歌、村徽并提炼形成石山精神,大力宣传石山文化之根、品德之源“孝、善、诚、礼、廉、和”,绘制传统文化墙32幅600平方米,廉政文化宣传画16幅,制作展牌12块。经过入户走访,收集照片、资料采集等《石山村年鉴》小册子已印刷出版,《石山村年鉴》是继《石山村志》后的又一传世之作,为后人留下可考、可存、可传史料。

  多年来,石山村始终坚持公开、公正的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如今,全村的参选率达100%, 95%的家庭被评为十级,5%家庭被评为八级或九级。
“我们的十星级可都是实打实的,全体村民都是评审。现在,如果看到地上有垃圾,别说是大人,连小孩子都会主动把它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村民吕惠巧说。

龙泉庄村

龙泉庄村

  龙泉庄村——百姓安居又乐业

  驻操营镇龙泉庄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穷村,上世纪90年代末,全村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而如今,全村开发荒山发展板栗3700亩,还开发栗蘑,养殖绒山羊,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带头村,2016年人均收入1.8万元。

  “头一天住进新楼房,早晨醒来都不敢相信,总觉得跟做梦似的,三层小楼房楼上楼下、车库、太阳能、卫浴、马桶一应俱全,城里人有的我家都有了。”驻操营镇龙泉庄村村民李玉芝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乐呵呵地说:“以前都没敢想过会有这样的好日子,我承包了荒山种板栗,一年能挣10来万呢。”

  记者在龙泉庄村看到,111栋楼房整齐地排列,房前种满鲜花,庭院里整齐洁净。“2013年,龙泉庄就获得中国文明村镇称号。”龙泉庄村党支部书记温守文告诉记者,他从年轻时就有一个梦想,让乡亲们吃饱,让家乡变得更好。如今,梦想实现了。

  龙泉庄村全村110户,362口人,自然耕地面积700亩,山场面积6500亩,山场面积大、坡地多。为发展本村经济,2000年,温守文根据板栗抗干旱、耐瘠薄、后期管理不需大量投入及地处京东板栗产业带的优势,制定了集中发展板栗这一特色产业和建设山区现代大农业的战略目标。他带头承包200亩荒山,用实际行动做给村民看。如今,全村开发荒山发展板栗3700亩,退耕还林发展板栗670亩,全村栗树全部进入盛果期。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龙泉庄村还完善了板栗产业相应的配套设施,修建山路43条,修建跨河桥8座,涵洞12个,大口井7眼,在山上修建灌溉水塔9座,建8至40立方米容积的集雨水窖40多个。

  为了提高村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龙泉庄村文化配套设施健全,专门建立宣传文化墙、农家书屋等专门配套设施。秉承公正、公平、公开的工作态度在村民中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最美家庭”评比活动;开展道德讲堂、成立道德评议会,积极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表彰活动;鼓励村民关爱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根据时令不同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提高了村民管理技术,造就了一支技术过硬的农民技术队伍。

  龙泉庄村地处偏僻山村,曾经村民居住环境简陋,通过新民居建设新建111栋垂直分户的别墅式楼房,如今,村民统一搬进了每户165平方米的楼房。

  为了改变村子的生产、生活环境,龙泉庄村投资140多万元,村民义务出工4000多个,砌6米高的河坝护坡500米,3800平方米的人工湖已鱼跃蛙鸣;硬化街道1200米,砌墙3400延长米;清理河道600米,建花池56个,单墙花池760延长米……共2800平方米,硬化村部路面及桥面360千米,喷涂街道墙面8600平方米,建垃圾池7个。并为全村安了路灯,修通了自来水,使全村人每天24小时免费喝上了清洁的山泉水,全村购进各种绿化树3500棵,栽花1.8万株,街道绿化面积达到了7800平方米,彻底解决了柴草、圈粪乱堆乱放现象。如今,龙泉庄村环境优美,庭院无尘。

  “经村两委班子、村民代表共同研究谋划,我们制定了村经济发展方案:大力发展板栗种植产业、深化管理、改造品种、完善技术,同时兴修水利和林路,发展与板栗相关产业。”温守文介绍道:“龙泉庄村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将龙泉庄村打造成为集旅游、观光、农业产业一体化的旅游新亮点,成为能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今年,海港区以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举办为契机,在结合文化底蕴、旅游元素的基础上,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实施农村民居改造、安全饮水、污水治理、街道硬化、无害化厕所改造、村庄绿化、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把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延伸到村庄、服务到村民。同时,借助北部片区优秀的自然生态禀赋和旅游资源,通过“旅游 产业”融合发展,以旅游带动农业结构转型,以特色旅游小镇建设为引领,建设42个美丽乡村,全面提升风貌、基础设施、配备服务层级,引导群众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投身山区综合开发和乡村旅游,切实带动老百姓致富。

关键词:秦皇岛,创城,生活

责任编辑:李兴双
| | | | |
网站地图